LIDA_LOGO
買了無人機,卻沒向民航局申請註冊?小心觸法!|立達專業保鑣

興沖沖買了空拍機,卻沒向民航局申請註冊?小心觸法!

當您興沖沖拆開新買來的無人機,或空拍機,幻想要在落日餘暉下拍出一張張使人視覺衝擊的驚世美照時,請先緩緩您的衝動,別急著讓空拍機衝上雲霄。因爲臺灣的天空,不是想飛就能飛的自由領域。在這座山巒疊翠的島國,無人機有它的「飛行規矩」,民航局可不是擺設,若真違規可會讓您吃上數萬元罰鍰,甚至痛失愛機!

所以,不管您是剛入門的無人機操作菜鳥,還是飛行經驗滿點的老司機,起飛前可別只顧著興奮,功課還是得先做好。根據民航局目前最新的規定,只要機體超過250公克,就必須向他們申請登記、貼上註冊號碼、考操作證等。這不是小題大做,而是爲維護空域的秩序與安全,避免造成大型的空難現場。

切記,天空再大,也有規則要遵守;自由再美,也得有底線撐著。先查清楚該空域能不能騰空?證照辦了或更新沒?飛行高度合不合法?這些都是飛得開心、自在的基本準備。別讓您的夢幻空拍變成驚險違規秀,或者一張罰單的代價。當您準備充足、合法上路,才能真正享受從空中俯瞰世界的樂趣。爲能讓您安心使用無人機,立達專業保鑣協助整合了一些資料,介紹無人機的基本法規,供您參閱。


快速導覽

  • 無人機註冊須知:申請對象、號碼標示、用途說明
  • 無人機操作證考核:適用對象、證照類別與分級
  • 禁止活動操作範圍:空域權責劃分、活動顏色區分與罰則
  • 遵守無人機法規,飛得穩,飛得遠,飛得更安心
  • 無人機註冊須知:申請對象、號碼標示、用途說明

    或許,您會覺得處理無人機註冊這件事頗麻煩,實則一點都不麻煩,因爲如今數位通行的時代,您可透過個人自然憑證,線上申請註冊。而且,爲自己的無人機註冊就像開車得掛牌、騎車得考照一樣,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,通過法律效力來保護自己的無人機資產。

    以下是無人機註冊的申請對象與資格:

    申請對象 條件與要求
    自然人 不論牌子、型號、性能等,只要您的無人機超過250公克,就得到民航局官網登記註冊,爲您每一臺的無人機申請註冊號碼。
    組織型 只要以政府機關、學校或法人機構等組織名義,使用任何品牌和重量的無人機,每一臺都必須進行註冊。

    一旦完成註冊無人機,請您別忘了遵循規定,在它的外部結構上標示註冊號碼,以便識別與管理。

    以下是無人機註冊號碼標示的相關規定:

    標示方式 不限方式,可以多種方式標示,包含但不限於:標籤、鐫刻、噴漆等,只要能清晰呈現註冊號碼即可。
    標示位置 註冊號碼必須在無人機外部的固定架構,確保標示一目瞭然,且不會輕易脫落。
    顏色對比 爲肉眼清晰可辨,如無人機的外殼乃深色,註冊號碼則使用明亮的顏色標示;若無人機的外殼乃亮色,註冊號碼則使用暗沉的顏色。
    字體大小 註冊號碼的字體大小應根據無人機大小、飛行高度,適當調整至肉眼能在一定距離內能夠清晰讀取。


    爲什麼必須爲每一臺無人機進行註冊號碼?其實,這些號碼就像無人機的「身份證」,有助於保障無人機能被精準識別和追蹤,從而確保您無人機的飛行活動合乎法規且安全。

    以下是註冊號碼的用途說明,供您更加瞭解其中的重要意涵:
    ✔ 以便識別與追蹤
    註冊號碼可使您的無人機,在飛行的過程中被精準識別與追蹤。這不僅有助於搜救、執法行動和飛行管制,也因爲有了這層監管,讓所有飛行活動變得井然有序,不至於讓天空變成無規矩的犯罪空間,讓您的無人機能飛得更安心。

    ✔ 避免衆機身份混淆
    有助於您、其他飛行員、監管機構或執法人員,視覺區分不同的無人機,降低身份混淆的可能,以及有助於防止有心人利用無人機犯罪。縱使有心人犯罪,監管機構和執法人員可透過註冊號碼進行調查和追究相關責任,避免罰則冤枉無故的飛行員。

    ✔ 合法性驗證與操作約束
    臺灣民航局羅列了許多操作無人機須知的法規和守則,而註冊號碼標示便是其一的法律約束。倘若有人違規、企圖進行非法空域活動,監管機構和執法人員便可通過註冊號碼審查無人機是否合法運行,防範非法活動的發生,維護空域的安全。



    無人機操作證考核:適用對象、證照類別與分級

    無人機的操作證主要根據使用目的、機型重量來進行審查及考核。只要您的無人機重達2公斤或以上,就必須通過操作證的考核,如未達2公斤或以下,便可免持操作證。

    以下是須考核無人機操作證的適用對象:

    適用對象 條件與要求
    自然人 - 指一般民衆,非以組織名義操作無人機。 1. 操作2公斤或以上,未達15公斤、具備導航系統的無人機。 2. 操作15公斤以上的無人機,具備任何功能。
    組織型 - 指政府機關、學校或法人等組織。 - 只要「組織」擁有無人機,操作員應通過操作證考核,方能適用無人機。

    而無人機的操作證主要分爲三種類型:學習操作證、普通操作證,以及專業操作證(含基本級、高級之分)。

    可根據您的身份與需求,考取您必須具備的操作證類型與分級:

    條件 學習操作證 普通操作證 專業操作證【基本級】 專業操作證【高級】
    年齡 年滿16歲 年滿18歲
    個人 O O O X
    組織 X X O O
    2kg ⬆
    15kg ⬇
    可操作 可操作 可操作 可操作
    15kg ⬆
    25kg ⬇
    不可操作 不可操作
    25kg ⬆
    150kg ⬇
    150kg ⬆
    通過學科測驗 X O O O
    通過術科測驗 X
    體格檢查
    使用目的 用於休閒娛樂 用於休閒娛樂 用於商業與學術研究,但無「例外限制排除」 用於商業與學術研究,可執行「例外限制排除」

    **必須注意的是,所有操作證的有效期限爲2年,請務必留意您操作證的有效日期,並提前更新操作證的持有年限。**



    禁止活動操作範圍:空域權責劃分、活動顏色區分與罰則

    儘管您擁有了無人機操作證,允許從事飛航活動,但您仍必須遵循法規及守則,在被允許的空域中活動,否則監管機構和執法人員有權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而您必須知道的空域注意事項有三種:空域權責劃分、禁止活動操作範圍,與其飛行活動顏色分區。

    【空域權責劃分:由誰負責?】

    區分 管理者 注意事項
    中央管理 民航局管理 400呎(120公尺)以上、禁限航區、機場四周之一定距離範圍內
    地方管理 直轄市、縣政府管理 400呎(120公尺)以下


    【禁止活動操作範圍,與其飛行活動顏色分區】
    政府機關、學校或法人團體(不包含個人)如有業務需求或特殊情況,需要在管理禁止或限制特定地區進行無人機活動時,必須遵循「原則禁止,特殊情況下例外開放」規定,向民航局或地方政府提出申請,並經過審核批准後,方可執行相關活動。
    倘若須瞭解無人機飛行圖資的說明,您可以直接到民航局的無人機管理系統網(https://drone.caa.gov.tw/),通過「活動區域範圍查詢GIS」(空域查詢)瞭解詳情。

    在這圖資系統中,您可以看到無人機活動區域有哪些分佈。主要分成了四大顏色之分:
    ➤ 紅區:禁航區、限航區、航空站、機場四周之一定距離範圍內、縣政府公告禁止區域,皆全面禁止無人機飛行活動。
    ➤ 黃區:機場四周60米以上禁止施放範圍、縣政府限制區域,可在最高限制60米內進行飛行活動。
    ➤ 綠區:縣政府允許使用範圍,可在最高限制120米內進行飛行活動。
    ➤ 灰區:屬於國家公園,或商港管轄區域。

    如果您未遵循相關法規,不僅可能危及航空安全,還可能對公共安全與隱私權造成威脅。爲確保飛行安全、維護公共秩序及保障個人權益,民航局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規範與罰則,針對未經批准的飛行、進入限制區域、超過規定高度及其他危險行爲進行嚴格管理,旨在防止違規行爲並促進無人機產業的健康發展。

    以下是根據您違規的情況,所要面臨的重大罰則:
    ⊘ 禁航區飛行:罰鍰30-150萬元
    ⊘ 飛行高度逾400呎(120公尺):罰鍰30-150萬元
    ⊘ 操作者無持相應條件的操作證:罰鍰6-30萬元
    ⊘ 無人機沒投保:罰鍰6-30萬元
    ⊘ 無人機沒註冊:罰鍰3-15萬元
    ⊘ 違反地方政府規定:罰鍰3-15萬元



    遵守無人機法規,飛得穩,飛得遠,飛得更安心

    無人機法規的設立,不僅是確保飛行安全,還肩負維護社會安寧的重任。然而,隨著科技日新月異,無人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這也使得現有法規顯得有些「滯後」。畢竟,無人機技術不斷推陳出新,無論是拍攝、運輸還是緊急救援,它的潛力無窮,且每一項創新都能帶來更多、各種機會與挑戰。這就需要政府與民衆不斷調整法規,讓它們既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,又能有效保障安全。

    因此,無人機法規的持續檢討和更新是勢在必行的發展趨勢。不僅是爲防範未知的風險,更是爲了不錯過那些能夠促進社會發展的創新應用,爲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可能。倘若您需要立達專業保鑣提供的「無人機保護」服務項目,欲知詳情,歡迎致電0800-500-179詢問詳情,我們將爲您服務。